返回

大明嫡皇孙,开局救活太子朱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京,乾清宫。

    朱元璋同时收到了两封奏折,一封是朱棣的,主张集中力量包围上都;一封是蓝玉的,主张声东击西,突袭和林。

    草原的中心,蒙古汗国的故都,岭北行省的首府,蒙古佛教的圣地,北元的京城!

    谁能不眼红。

    朱元看了蓝玉的奏折,禁不住怦然心动,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第二天一大早就宣冯胜、汤和征询。

    冯胜看完蓝玉的奏折,久久无语。

    朱元璋老伙计,你以为如何?

    冯胜当初参加三路北伐的,老的老,死的死,能打的所剩无几了,上位不妨问问谁不想报那一箭之仇?

    朱元璋可是蓝玉的计划太冒险。

    冯胜兵行险招,才能出其不意。鞑子气数早尽了,突袭和林,一箭封喉,从此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天下太平!

    这一席话算是说到朱元璋心坎上了,谁没有一生的夙愿,谁未有未了的心结?

    成吉思汗的子孙,骄狂不可一世,终究被我,凤阳东乡朱重八,踩在脚底下了!

    朱元璋又看向汤和你倒也给咱说说啊,咋就不吭声呢?

    汤和上位想干就甩开膀子干,怕他个鸟!

    朱元璋干?

    冯胜干!

    洪武五年远征和林,明军精锐尽出。

    大将军为徐达,左副将军李文忠,都督华云龙,济宁侯顾时,南雄侯赵庸,颖川侯傅友德,永城侯薛显,巩昌侯郭子兴,临江侯陈德,营阳侯杨璟,都督佥事蓝玉、王弼,右副将军冯胜,右副副将军汤和,南安侯俞通源、永嘉侯朱亮祖、宜春侯黄彬、都解何文辉,平章李伯昇,都督佥事张温。

    这一次,朱元璋也决计来一盘大的,他给朱标发去谕旨,授权蓝玉节制秦、晋、燕、宁诸藩兵马,可便宜行事,全师北进,捣毁和林,尽灭鞑虏。

    同时,命令朱桢、朱椿统领六部,筹措钱粮军饷,满足前线一切需要。

    在蒙古帝国未曾分裂为元朝和四大汗国之前,哈拉和林一度是世界的中心,各国的使节、商人聚集于此。

    宽阔笔直的大道上奇装异服的人们人来人往,高楼林立,商铺里各种货物琳琅满目,金碧辉煌的宫殿里聚集着历代蒙古大汗从世界各地抢夺来的奇珍异宝。

    和林位于杭爱山南麓,额尔浑河上游右岸,是蒙古高原的心脏,这里森林繁茂,夏季遍开野花,碧绿的草原一眼望不到头,肥硕的牛羊、健壮的马匹成群接队。

    蒙哥死后,忽必烈与阿里不戈争夺汗位,分别在开平与和林自称可汗。

    忽必烈打败阿里不哥以后,和林失去了帝国首都的地位。

    但忽必烈又在漠北建立了以和林为中心的岭北行省,和林在蒙古帝国体系中的崇高地位依旧不可动摇。

    朱元璋的圣旨传到北平,立即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所有的争论和分歧都瞬间消失了。

    朱标驻跸于北平都司衙门,坐镇指挥北征的一切事宜。

    粮草物资源源不断地从江淮运送而来。

    都司衙门里,朱标坐在主位,朱允熥按着腰间宝刀,站在朱标身后,

    在朱标右侧依次坐着晋王、燕王、宁王。

    在朱标左侧则依次坐着蓝玉、王弼、孙恪。

    北平都司、布政使司的官员,以及随军出征的将领全部立于阶下。

    朱标清了清嗓子,说道此次北征,关系甚大,父皇授权征北大将军蓝玉节制秦、晋、燕、宁诸藩,及北平、大宁、山西诸都司。

    军令如山,不避亲贵,不论何人,违令者严惩不贷!

    众人齐声说道遵旨!

    朱标高声道蓝玉!

    蓝玉赶紧站了起来臣在!

    朱标古之大将军者,不动如山,动如雷霆,可只手擎天,力挽狂澜,可保境安民,匡扶国家。

    父皇授权尔节制数十万大军,可谓倚重至极,当此建功立业,报效朝廷之际,尔当竭诚尽忠,克勤克励,绝不可疏忽懈怠。慎之!勉之!

    蓝玉身板挺得直直的,朗声说道谨遵太子训诫!

    朱标蓝玉接印!

    蓝玉躬身平举双手,朱允熥走上前来,将征北大将军印放在蓝玉手掌中。

    蓝玉转过身,面向诸将,高举大将军印,朗声说道军法无情,军令如山,令行禁止!左将军王弼,宣读军令!

    王弼唰地站起身来

    违令者,斩!

    失期者,斩!

    擅退者,斩!

    妖言者,斩!

    聚议者,斩!

    ………

    一连说了十几个斩,整个都司衙门里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杀气。

    蓝玉轻轻一挥手,站立于阶下的将领、官员,全都无声无息退了出去。

    蓝玉唰地扯掉沙盘上盖着的红布,拔出腰中佩剑,指着沙盘上的山山水水、关隘、谷地,作具体的战领部署。

    晋

第42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